工作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市发展改革委领导班子2016年述职述廉报告

文章来源:未知 | 发布日期:2017-03-06 |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开局形势,市发改委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积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系统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努力为十三五规划开局打好坚实基础。

现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将一年来市发展改革委领导班子履行工作职责以及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尽责工作情况

1、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视察湖北时讲话精神,开展国家中心城市深化研究。20161214日,国家发改委在前期把脉武汉专题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经征求有关部委意见和国办同意,复函省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62650号),明确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作为复函的附件,明确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

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汇报长江新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全面开展国家级新区申报工作。按照省委常委会议意见,研究提出新区范围调整方案,获得国家、省发改委认可。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动态跟踪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情况,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积极履行市投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不断加大投资调度力度,积极协调推进中兴高能电池、国家存储器基地、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华科大精密重力测量实验室、华科大生物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418日,经市政府同意,《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长江日报、市政府网站、市发改委网站等媒体全文公布。同步推进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区级规划编制工作,全市47项专项规划、5项区域规划已基本完成审批发布工作。

2、围绕打造经济升级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研究起草了《武汉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送审稿)、《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制定《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生态补偿实施暂行办法》。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了《武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规范全市信用信息管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武汉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我市纳入国家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611月武汉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6个省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

着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及时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16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武发[2016]7号),明确今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六大重点任务、18项重点工作和27项具体工作。编制了《加快构建围绕产业链的产业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加快培育发展。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武汉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商用航天产业基地。积极开展光电器件及激光产业、生物诊疗制剂及服务两个领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组织申报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大力推广生物基材料的应用,启动实施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试点。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支持在武汉建设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国家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亚洲首个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研究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顶层设计,高水平编制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完善总部经济政策,研究起草了《关于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先后有泰康在线、中兴新能源电池、PSA亚洲区总部、中国交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汉落户。注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协调推进武汉·中国宝谷项目建设,继续办好武汉时装周。推动服务业试点示范,江岸汉口沿江商务区成功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编制《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提出了达峰的具体路径。组织开展低碳城市试点考核自评估工作,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得到充分肯定。在武汉成功举办了首届中欧低碳城市会议,进一步夯实了低碳国际合作基础,提升了武汉在低碳国际舞台的知名度。部署推进我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多次走访武汉和兴、武汉闽光两家民营钢铁企业,核查装备、人员以及产能情况,及时制定全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圆满完成省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以科学控煤为突破,持续推进用能结构优化。会同市环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研究确定煤炭总量控制方案和目标。切实加强煤炭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控制燃煤污染,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了煤炭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12项具体措施。

打造两型示范样板。积极推进两型专项项目建设,2016年省发改委批准我市两型专项项目11个,获得省计划投资资金4700万元。协调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将生态城建设纳入了武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到国际合作层面。进一步完善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功能,升级交易平台系统,引导全市再生资源进场交易,建立了覆盖全市2800个再生资源回收点的信息网络。推进武汉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学习借鉴法国博洛雷“Autolib”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自助租车服务)项目经验,形成了巴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考察报告,博洛雷集团拟来汉进行深入考察合作。

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着力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跟踪协调已批复的全市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及时研究协调解决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5个重点园区水利、道路、电力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产业发展设施明显提档升级,在全市农业现代化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围绕打造城市升级版,不断提升城市功能

多渠道争取资金,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抢抓机遇,及时动员部署,密切跟踪资金投向,认真编制专项建设基金申报计划,多次主动赴国家、省发改委汇报衔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63亿元,专项建设基金307.91亿元。积极参加银企对接会,协助13个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协议签约贷款金额207.5亿元,缓解了我市部分重大项目融资难题。大力推进企业债券融资,2016年企业债券申报148.5亿元,核准39.8亿元,承销59.5亿元,申报规模创历年新高,申报及承销额排名全省第一。武汉地铁集团成功发行3亿美元3年期企业债券,为全省国有企业首只境外企业债券,开辟了我市企业境外融资新途径。组织策划全省重大项目开工月活动暨武汉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南京金龙(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工活动,在开工月期间,新开工项目106项,估算总投资1529.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01.3亿元,为完成今年市级重大项目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第三期轨道近期建设规划批复的10条线路(段)中9条线路已获得省发改批复,《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5年)》已上报省发改委并通过预评估。及时研究起草了建设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工作方案,高效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建设。组织编制《武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临空、临港、轨道及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编制、铁路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紧抓通用航空发展机遇,推进通航项目审批,汉南区通航项目已开工建设,蔡甸区通航项目即将完成审批手续。推进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我市铁水联运项目已列入国家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一批16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强力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能源供应。按照市领导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要求,积极推进我市超高压、特高压项目建设,目前,特高压项目已通过了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评审,待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后即可开工建设;超高压江南东山变项目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已列入国网公司评审计划;超高压江北李家墩变项目已初步完成站址和线路方案设计工作。安排资金近12亿元用于我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涉及项目702个,计划到2017年完成124个中心村改造升级任务。关山热电厂燃机扩建项目已顺利建成投产,有力保障了区域内用热用汽需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正进入最后竣工冲刺阶段,力争今年底竣工投产,为实现我市天然气调度一张网夯实物理基础。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省会城市第四届会商会在南昌成功召开。进一步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体制机制,建立了专题合作组。提前谋划工作,研究起草了省会城市合作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及2017年省会城市会商周活动。认真落实《武汉市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任务分解表》,起草全市融入一带一路年度工作要点,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扎实开展武汉建设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工作,积极推进武汉与西班牙巴塞罗那两市间经贸务实合作,接待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汽车代表团来汉考察,与东风鸿泰公司、神龙二厂、东风本田一厂进行了对接,达成合作意向12项。

4、围绕打造民生升级版,加快推进民生保障

积极推进七军会场馆前期筹备,谋划好七军会场馆布局和规划设计,最终确定安排23处比赛场馆、1个运动员村、1个媒体中心,其中新建项目7个,维修改造项目15个,军事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71.5亿元。为加快推进七军会场馆项目建设前期审批工作,研究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七军会场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的通知》(武政办[2016]134号),截至目前项目审批基本完成,建设主体已明确,开工时间已锁定,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灾后重建工作。今年我市遭遇罕见暴雨洪涝灾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为尽快启动灾后重建,迅速研究提出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思路及建议,制定出台审批绿色通道措施,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与上级汇报衔接,争取落实中央灾后重建专项资金1600万元,支持新城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结合民生发展需求,推进全市安全饮水提档升级2016年度工程任务实施,有效提升解决新城区38.9万人饮水问题。

加强价格监测,进一步规范民生价格秩序。认真执行国家、省价格监测中心的18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累计上报各类价格监测数据20万余条;完善价格指数工作,采集发布菜篮子乘用车汉口北商品钢材药品价格指数数据信息近4万条。在我市蔬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期间,及时启动蔬菜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先后两次采取蔬菜限价销售措施,有效稳定了我市蔬菜市场价格,缓解了市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压力。联合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社会求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运机制的通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暂停征收了供水价格中的城市公用附加费,供水价格整体降低10%,减轻企业、居民负担约1.5亿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确立了18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取消试点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适当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在总结评估试点医院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拟定了《武汉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批实施。积极研究制定降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水、用气价格政策;开展单独制定采暖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调研,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切实加强收费管理。加强公办学校的管理以及收费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放开民办学历教育学校收费定价权限,引导民办学校合理自主制定收费标准。经报请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局同意,明确了我市后园博园门票价格的定价形式。对我市25家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开展门票价格、停车收费,明码标价等专项清理整治及整改工作。科学探索巡游出租车、约租车价格管理机制。

围绕中小学社会化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不透明问题,严格落实方案、严格承诺整改、严格自查自纠,召集400多家培训机构召开提醒告诫会,宣传收费公示政策;对具备合法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常态化拉网式检查,责令整改111件,对20家培训机构实施行政处罚8.6万元;及时办理涉及培训机构价格举报投诉案件16件,投诉处置率、回复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以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核心,确保粮食安全。成立了全市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武汉市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提档升级,确保粮油质量放心、计量放心、卫生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抓好粮油购销工作,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全面完成省粮食局下达的粮食收购任务,确保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粮食应急保供能力,修订完善《武汉市粮食应急预案》;充实地方粮油储备,新增2500万公斤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调整了部分粮食应急加工企业,选取121家连锁超市网点、135放心粮店作为全市粮食应急供应点,并与7家配送中心配套,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粮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7个中心粮库建设、16个骨干收纳库维修改造和功能升级,全市完好仓容达40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储备粮完全储存的需要。

筹措资金、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武汉市发展改革系统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精准开展对口帮扶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安排基建资金1162万元用于我市黄陂、新洲、江夏、蔡甸等区的革命老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重点投向老区街乡镇的泵站(55KW以下)、渠道及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还安排预算内水利基建资金300万元,重点支持老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民堤民垸除险加固,提升生产条件和防洪安全,为实现产业脱贫夯实基础。在对口扶贫村姜墩村开展推广油茶种植、大型光伏发电站建设,目前700亩油茶种植项目已经完成,100KW光伏发电项目完工。

二、党建责任制完成情况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及时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将党建工作任务具体细化为47项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安排了全年主要开展的31项活动,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完善建章立制工作,制定了《市发改委党组工作制度》,从自身建设、议事决策、工作运行、作风建设等方面12项制度进行规范。为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增加干部队伍活力,制定了《市发改委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为干部交流轮岗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加强委机关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制发了《市发改委编制外劳动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对编外用工进行规范。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时印发了《关于在全委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及《关于全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安排的具体方案》,召开了学习教育动员会,分层次提出了学习要求。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举办了全市发改系统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专题党课,先后组织参加18次专题辅导报告、名家讲坛和机关大讲堂活动,5次集中收看国家发改委党委中心组视频报告和3次青年读书讲坛,市委宣传部授予我委全市十佳书香机关荣誉称号。

加强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印发了《市发改委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年举办系统内业务培训28期,累计选派60名干部脱产参加全市各类培训学习。认真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工作,选派15名干部挂职锻炼,增强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历,为干部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及时传达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中共b73.com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组织委党组书记同党组其他成员、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同分管处室(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计34份,在全委形成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制发了《市发改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办法》和《市发改委机关纪检员、兼职监察员管理暂行办法》文件,明确了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及落实措施。

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专家教授讲座、支部讨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多部中国共产党法规,做到党员干部人人知晓、入脑入心。开展宣教月活动,组织全委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廉政教育基地,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给全委党员干部讲党课、展示廉政书法等文化等六个一活动,全委1420多人次参加了宣教月活动。

根据《市委关于对市发改委党廉政建设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的要求,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查找问题,制发了《市发改委关于落实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市发改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约谈方案》,实施全员覆盖,人人参与。落实日常廉政谈话制度,委党组成员、分管领导同分管处室(单位)负责人和干部全部进行了约谈,形成约谈记录27份。

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努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坚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发展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全委中心工作,树立发改委良好形象。妥善接待媒体来访,2016年共接待媒体来电来访130批次,发布新闻稿件近400篇。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及时召开我市水价取消公共事业附加费、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等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会。探索建设舆情监控管理体系,及时稳妥地处置了重启路边停车收费及机动车限牌限号等涉及民生及价格的敏感舆情。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运营维护政务微博,共发布微博近3700条,粉丝数量超过20万人,所有微博内容均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

五、法治建设完成情况

围绕职权法定、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统一、廉洁高效的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组织普法宣传学习。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加强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研究制定了《b73.com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行)》。着力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定了《武汉市发改委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办法》。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起,被行政复议案件9起,行政诉讼案件12起。

六、社会治安治理完成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综治责任制落实到位,综治工作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制订了市发展改革委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与各处室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统筹协调,大力支持全市综合治理系统的基本建设,2016年共支持8项政法类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市财政资金14547.94万元。积极推进市综治办武汉市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安排该项目资金计划65万元。加强综治联系点工作,为侏城街综治办配备8万元的办公设备用以加强综治工作。落实维稳措施,认真做好信访维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6年处理信访件359件,回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1件,妥善解决群体信访事件。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规范管理,跟踪督办领导批示及重点工作,推进上级决策和承担的各项任务迅速落实。强化服务,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妥善做好司勤人员转岗工作,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严格三公经费监督管理,加强老干服务、办文办会、档案保密、值班消防、后勤保障和车辆调度,确保机关三个片区有序运转。

七、上年度市委反馈主要问题整改情况

2016315日,张海涛副部长带领经济干部处负责同志到我委反馈领导班子2015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后,委党组高度重视,将整改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发展改革能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绩效考评作用的重要举措,制定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狠抓措施落实,一年来,通过多方努力,基本达到整改要求。

狠抓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印发了《党组工作制度》,从自身建设、议事决策、工作运行、作风建设等方面12项制度进行规范;二是提高领导班子工作合力,缩短磨合期。强化新的领导班子分工合作,所有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通过委党组会或委主任办公研究审定后,上报或实施。做到会前加强沟通,会中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三是强化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年来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廉洁自律,没有人受到组织处分。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全委干部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印发了《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改善机关干部交流轮岗不足的问题,推进我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三是针对机构改革后,超编制超职数严重,为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截止1231日,委机关现有人员157人,与三家合并时的178人相比已消化了21人;现有正处级领导32人、与编制持平,调研员14人、与编制持平,副处级领导17人,空缺2名,副调研员12人,空缺1名。

严格落实干部日常管理,强化廉政建设。建立领导干部日常管理考核档案,抓好机关处室及委属单位班子成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完善对处室其他干部的年度考核,及时签订岗位责任书,严格干部平时考核。在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方面,坚持好干部标准,选好干部、用好干部。

强化宏观调控,抓好各项业务工作。一是狠抓绩效目标管理。对省市下达的各项绩效指标,及时分解到各部门、各处室组织落实,加强月度、季度、半年调度,适时跟踪,强化措施,力争完成各项绩效指标;二是积极争取一带一路、长江中游、两型社会、创新改革等相关政策及相关重大项目资金。国家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上海、武汉和重庆并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部崛起十三规划》中提出将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成市委确定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年度工作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评估。今年我委积极抢抓机遇,认真编制专项建设基金申报计划,多次主动赴国家、省发改委汇报衔接,全力争取各类资金,完成了争取国家、省重点项目资金200亿以上的目标。

 


友情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