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招得来、留得住、效益好

文章来源: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 | 发布日期:2018-06-21 | 点击次数:

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的城市,武汉市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有效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优质的营商环境正助力武汉加快高质量发展。

简政放权

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武汉市将“放管服”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让利于群众和企业,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据武汉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先后实施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简易注销、住所登记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重大改革,探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全程电子化登记、“同城通办”等创新措施,构建了宽松简明的市场准入机制。

按照宽进严管要求,大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率先应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企业年报公示、信息归集共享、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双告知”“双随机一公开”、失信联合惩戒等监管新机制,初步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截至2018年4月,全市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5.36万户,同比增长5.43%,其中新登记企业2.88万户,同比增长14.63%。全市登记市场主体总量为110.85万户,同比增长9.98%。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市将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准入环境。全面实行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一次办好”等服务机制,完善简易注销制度,使市场准入更加宽松、简明、便捷。进一步减少准入审批,提高准入效率。对标国际营商环境先进水平,建立企业开办时间调查、商事环境分析评估和企业活跃度分析等制度,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腾笼换鸟

培育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

武汉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以新换旧、旧中生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7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0.8%。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累计2827户;新经济企业累计105,879户,占企业总数24.3%;数字经济企业17,475户,占新经济企业16.5%。

据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介绍,武汉从2015年开始谋划布局,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2016年获批建设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国家新基地,并以此为牵引为依托,打造芯片、航天、网络安全、下一代汽车四大产业生态圈。目前,4个新基地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吸引投资超过4000亿元,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支撑。全市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4个国家新基地为引领、13个区级工业园区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武汉市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大力实施“万千百工程”,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健康食品若干个千亿产业,以及一批百亿企业。瞄准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落实。2017年,信息技术营业收入2670.4亿元、生命健康营业收入1817亿元,分别增长18.2%和18.7%,智能制造工业总产值1073.6亿元,增长22%。

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零土地”技改政策,鼓励“机器换人”,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2017年,工业技改投资达到1172.4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8.8%。

狠抓科技成果转化。组建院士专家顾问团,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在汉高校院所成果就地转化率超过40%。促进武汉地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首台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等一批世界领先的自主创新重大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2017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量14,535项、成交额603.2亿元,其中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总额427亿元。

狠抓招商引资及落地。为了把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武汉市委、市政府要求,当年必须实现往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2/3以上、当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1/3以上的目标,把每月的7日作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日”,每月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每个“开工日”都要有各自的主题。市区政府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项目库、举办擂台赛、签订责任书。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2017年以前招商引资项目开工193个,开工率76.9%。2018年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开业)28个,开工率27.2%,完成投资(资金投入)28亿元。

夯实底盘

营造人才资源汇聚洼地

让人才留得住,让资本青睐,让企业有效益,就必须具有多层次的创新平台支撑。武汉市聚焦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国之重器,获批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精密重力测量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破解前沿技术“卡脖子”问题。依托科教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企业占比均超过一半。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从2015年开始超过一半,达到50.26%;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2016年超过一半,达到50.34%。

据徐洪兰介绍,武汉市聚焦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组建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经济和科技创新共同体。目前孵化创新企业33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家,“新三板”挂牌5家,工研院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组建产业创新联盟67家、企业院士工作站5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4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238家、市级128家;技术研发中心447家,其中国家级30家、省级153家、市级264家。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达到9480亿元。

构建“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创谷—创业街区—环大学创业带”等全链条双创体系,建成国家双创基地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55个、创谷13个、连片创业街区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0,800家。

人才资源是武汉最大的优势,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打造“诺贝尔奖级、院士级人才—校友人才—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的人才“金字塔”,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2017年以来,全市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吸引30.1万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40万人。

武汉市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4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机遇,加快塑造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土地集约利用等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投贷联动、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三办”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工研院模式等4项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率先探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三权”改革,率先探索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试点,科技贷款余额达1920亿元、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1226亿元。

创新体系

推进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

“希望湖北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视察指导,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希望。

徐洪兰说,武汉将以习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争做四个方面的排头兵,即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构建高效协调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市场主体体系、构建高水平人才“金字塔”体系。

“武汉在优化营商环境,引才、引资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改革举措,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345’。”武汉市发改委主任许甫林说。

据许甫林介绍,武汉市组建了市招才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和市招商局3个功能局,累计引进国家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54名,其中诺奖得主4人;去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均创近年来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同时,积极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构建“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此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五个领域深化改革,成立武汉知识产权法庭,探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

当前,各种要素资源潜力正加速释放,武汉站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风口。(中国改革报记者 左耀宏)


友情连接 >